首页 >首页
她宁可痛苦,不要麻木
她逐渐与自己的痛苦和解,发现了身边的美好,她的心里依然有一座花园,但如今,这座花园长在了她的家里。
02
她的房间,来自“第一人称”
《她的房间》上线后,一下子收获了极高的热度,话题词条更是轮番登上热搜。
网友们于是也开始关注刘小样背后的角色,而人们才发现,《她的房间》这一爆款,实际上脱胎于另一档访谈类节目《第一人称复数》。
这是第一档由女性主导并真实发声的谈话节目。周轶君谈论性别话题,却又不只性别话题,在更广义范围下,为弱势群体发声,提供建议与帮助,也从自身出发,去见天地,见众生。
“我们是一个复数,你和我都是好奇且包容的人,但每一个终究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这是周轶君为节目名称提出的注解。
其中一期,就是周轶君和张越、毛尖聊女性视角和文艺作品。
在这期节目里,张越提到了刘小样。
事实上,在采访过去的几年后,她和刘小样始终保持着沟通。她谈及刘小样一次接一次的出走和碰壁,影评人毛尖却给出了新的视角:“在生活中沉静下来、安顿下来,不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吗?”
诗和远方未必在平原之外,更有可能在你自己心里。
图源:《第一人称复数》
后面几期里,全都是和性别议题无关的话题:植物与自然的关系、关于动物和人性、人工智能是否会给人类带来困境……
主持人和嘉宾丢掉了当今市面上流行的那套女性社会话题框架,不讨论婆媳关系、婚恋属性、不去聊职场家庭、一味叫屈。而是真正从“第一人称”出发,去聆听、探索、站在更宽广、更敏感的角度去探讨社会议题。
张越说:
“新一代受过教育的女性,视野广、心胸宽。其实她们可以介入所有有意思的当代话题,而她们介入话题时的讨论角度、方式和感受,又和男性不完全一样,她们代表现代女性的立场、视角和精神风貌。”
于是,我们在《第一人称复数》衍生出了对文明的认知、对社会发展的讨论,以及个人的命运和温度。也在后来张越主导的《她的房间》里,看到了一个更平和、更自洽的刘小样。
图源:《第一人称复数》
03
走出她的房间
节目总导演任长箴在制作《第一人称复数》时就说,她不希望观众用“女性”的标签局限了这档节目的表达。
甚至,即便是那些被看作是女性困境的议题,背后也有更深层次的结构性困境。
在讨论性骚扰话题时,对谈嘉宾们就指出,性骚扰从来不仅是性别问题,本质是权力的不对等。性别的压迫之外,是权力结构造成的隐形压迫。
在这样潜移默化的规训下,即便是受到了侵害的女性也认为:“只有掌权才不会被欺负。”
到最后,原本应该面向弱者的保护和支持,很容易滑落成针对弱势群体的社达说教:“你被欺负了,说明你不够强。”
图源:《第一人称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