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娱乐看点
来看这个,别着急,让子弹飞一会
网友发出了:“今日朱军,明日诸君”的感叹。
王力宏事件还记得吗?
两人离婚时,女方不分青红皂白,炮制小作文,往男女对立上引,利用公众同情弱者心态,获得支持。
法庭上是失败了,但在社媒法庭上却大获全胜。
一年后,真相大白,吃瓜群众早已吃饱离场了。
王力宏努力了半辈子的唱歌事业,差点被一个女人毁了。
明尼苏达事件还记得吗?
堂堂京东总裁,互联网的风云人物,却栽倒在一个小女子手上。
出事前,爱妻人设,好兄弟人设,玩得飞起;
出事后,几乎隐身了。
在男女关系塌房这个赛道上,人满为患,张颂文只是弟中弟。
03、
利用头雁效应,煽动乌合之众是权谋之术
所谓头雁效应,指的是雁群中的头雁发挥带头作用,其他雁群积极配合。
如果双方齐心协力,往往能发挥最好的作用。
但如果头雁心怀叵测,那就成了“带节奏”;
如果群雁是一帮乌合之众,那就成了盲目跟风。
两股邪力形成合力,就是千百年来屡试不爽的权谋之术。
历史上那么多开国皇帝,几乎人人都有一个神奇的出身,要么是老妈睡梦中梦见了灵蛇,要么是出生时天空出现了异象,要么是什么中山靖王之后,反正一定要整出一个说法来,证明他们是天选之子。
这些说辞听着很扯,但架不住大家伙儿就是信。
这套方法用在当今的互联网上,依然奏效。
网友究竟是替天行道的梁山好汉,还是妖言惑众的黄巾军,常常傻傻分不清楚,但领头的那个,常常是各怀鬼胎。
当年的神贴“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里,前几楼就是一些人带节奏,故意复制这句话,引发万千网友跟风复制。
现在各大论坛上,评论的风向往往被点赞量最高的“意见领袖”左右,同样的帖子,同样一群人,仅仅是高亮贴观点不一致,就会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风向。
在张颂文事件中,这种效应也起到了效果。
去年张颂文最火的时候,他和网友亲切互动,相关截图在全网传播,张颂文的高情商回复,也成为一段美谈。
有网友抱怨,老师,我今年可能要随便找个人嫁了,下辈子应该都不会再快乐了。
张颂文回复,我朋友请我吃饭,问我想吃什么,我一般也是说随便,结果上的全是我爱吃的大餐,希望你也拥有同样的巧合。
简单一句话,一个智慧的大叔形象跃然眼前。
但是今年张颂文再次和网友互动。
仅仅是分享了自己年轻时遭遇了相貌歧视。
结果网友吐槽爹味重,说教意味太浓。
同样一个人,一年之内,口碑完全翻转。
网友还是那波网友,唯一的变量,就是头雁了。
用范伟的话说,群众之中有坏人啊!
04、
玩过多米诺骨牌吗?
辛辛苦苦搭建一座城池堡垒,特别有成就感。
然后轻轻一推,看它轰然倒塌,特别有快感。
千百年来,人们不断造神,又不断毁神,背后的心理和玩多米诺骨牌差不多。
在娱乐圈,张颂文被黑不是个例,他不过是这场游戏中的其中一张骨牌。
张译,28岁出演《士兵突击》被大家熟知,但之后一直是戏红人不红。
直到2020年,他接连出演了《八佰》《一秒钟》,在《金刚川》里更是压番吴京,那一年被很多人称为“张译年”。
大家庆幸,张译这个宝藏演员终于被看到了。
有人甚至断言,张译距离老戏骨,只差一个“老”字。
万万没想到,仅仅2年之后,《狂飙》火了,张译塌了。
一开始,还只是一小撮人质疑,“只有我一个人觉得张译演得很差吗?”
很快这种论调开始流行,大家觉得,他在戏里的口音奇怪,角色光伟正,没有弧光,甚至很讨厌。
张颂文被当成工具人,人们拼命夸赞张颂文的演技,用来贬低张译。
一部戏,张译被开除出了演技派的行列。
接着张译又在《他是谁》《三大队》中出演警察,大家看腻了,批评张译角色同质化,表演套路化,总喜欢搞一些花里胡哨的小设计,看着很别扭。
只是批评演技还不够,张译的黑料也被挖出。
早年的妖精会,片场小太爷,和《狂飙》导演的恩怨等黑材料一一端上桌,只为了证明这个人演技差,做人有问题。
大家把张译从神位上推下去,扶着张颂文坐上去。
嘿,别高兴得太早,一年过去了,张颂文又把张译经历过的重新演了一遍。
这两天有一条热搜很有意思。
去年张颂文爆火的时候,周杰曾酸溜溜地评论道,你们吹捧的要轻一点,不然显得很丢脸。
看样子,周杰早就看穿了张颂文的虚伪了。
慢着,周杰不是早就被定性为只会用鼻孔演戏,戏外不会做人,还强行舌吻紫薇的恶臭男了吗?怎么这个节骨眼上,突然跳预言家了。
嘿,他不过是推倒张颂文的另一张骨牌。
他是黑是白不重要,把张颂文推倒才重要。
张颂文不倒,这个多米诺骨牌游戏进行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