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电影

《哪吒2》票房破百亿,光线传媒股价巨震!散户抢筹血本无归,老股民笑中带泪


这是邱翔第一次购入影视股。在他看来,影视公司拍摄电影,上映,再通过票房分成赚钱,利润有限,很少影视公司能创造持续盈利的产品。邱翔不打算再投资除光线外的影视股,“我认为,中国没有任何一家影视公司,至少在今年,能比得过光线传媒。”

2月19日,周三,《哪吒2》宣布密钥延期,延长上映到3月30日。在影视市场,3月是冷档期,上映新片多以小片、批片、文艺片、经典电影重映为主,《哪吒2》的延长上映,有望提振其总票房表现。

这一消息,带动光线传媒股价上涨4.68%,今日收盘价29.1元/股。邱翔发来一张笑脸,说“挽回了损失”,他的股票账户目前整体是盈利状态。

有人不理解,问邱翔为什么要那个时间点买入光线传媒,他回复:“以为可以我命由我不由天。”

这是一个我命由天不由我的故事。

03 赚与少赚

2月5日开市到2月17日触及跌停,短短两周,Z先生通过卖出光线传媒股票,赚了约十四万。

Z先生是长期持有光线传媒股票的股民。春节档正式开战前,他相信《哪吒2》会成为档期票房冠军,于是留了1万股光线股票。两次涨停后,2月6日,他卖出4000股,小赚一笔。

根据Z先生的经验,光线股价近几年最高只有18元左右,他预估两个涨停后,股价会下跌,计划之后再低位买入,高位卖出。

出乎很多人意料,和《哪吒2》的票房一样,光线传媒的股价一路飞涨到了40元。

2月17日,周一早上,Z先生在开会,股市开盘前,集合竞价时,光线股票仍在上涨,他预测这又是一个涨停的周一,“开会的时候,还美滋滋地想,这一开完会,又赚了两个月工资。”

(《繁花》截图)

他安心开会,继续上班。等再次打开股票软件时,光线传媒几近跌停,判断无法回涨后,他下午卖出了剩下的6000股。“虽然账户的盈利一直新高,但每天仍会不自觉地算,自己少赚了多少,我不断反思,试图说服自己,但是依旧有踏空的懊悔。” Z先生估算,大概少赚了六七万。

分析光线股价巨震的原因,Z先生猜测是资金跟不上了,“一直往上涨是需要不断有更多资金流入进来的。光线市值已经涨到一千亿了,市场上可能没有这么多增量资金。而且上周末,《哪吒2》预测总票房有明显下滑,不如预期了。”

2018年,Z先生看到《我不是药神》的大爆带动北京文化股价暴涨,他立马发觉炒票房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你只需要发现好电影,提前埋伏就好,我一贯喜欢电影,自认为很有鉴赏力。”

7年过去,Z先生不再看好影视股。

炒票房不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其中存在一种无限博弈。Z先生说,最早的时候,大家预期一部电影会火,上映后才买;后来这些股民发现,不如我在定档的时候就买,等电影火了,你们来买,我卖给你们,你们接我的盘;当这种氛围变成主流,即使好电影上映那天也会跌,后来又变成定档的时候就卖出去,大跌的时间越来越早,“卷起来没个头”。

“影视股早期很适合短期持有,最近一两年已经不太适合了。”在Z先生看来,相较于新能源、医药等行业,影视行业的市场容量相对较小,总市值较小,利润空间也小

影视行业是明显的内容驱动型产业,不仅对爆款作品的依赖程度高,而且单项目风险显著。一个大项目的成功,可能给出品方贡献40%的年度营收,一个大项目的失败,也可能拖垮行业龙头企业。

本就漫长的回款周期,遇上不太景气的行业大环境,导致影视行业近年非常缺乏现金流,风险相应提升。

在北京文化、华谊兄弟、万达电影等众多影视股中,光线传媒是Z先生唯一看好且长期持有的股票。他曾四次清仓又四次买入,却始终没有放弃它。

“看了几年公司财报就会发现,王总(即光线传媒CEO王长田)真的非常谨慎,账上总是会有充足的现金流,这几年很多影视公司都有现金流断裂的暴雷风险,但光线还有闲钱去买理财。长远布局也非常出色,入股猫眼,押注动画。”

“还有一点,博纳、万达、华谊,它们的电影经常是一家主控,很多家就联合出品。但光线基本都是自己来,电影成功之后,不用给其他家分钱,导致盈利也会比较高。

Z先生手里只剩下100股光线股票,他觉得光线股价目前仍是被高估的,等真正回落到合理的估值时,他打算再买回来。

“光线传媒我依然长期看好,一定会再买回来。”

/ 下一篇文章: /

《哪吒之魔童闹海》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揭秘《哪吒》系列背后的创作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