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电影

《浪浪山小妖怪》:全民故事唤醒跨年龄层共鸣


         暑期档的电影市场向来竞争激烈,而《浪浪山小妖怪》却凭借独特的魅力脱颖而出。最初走进影院的观众中,既有 2023 年因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圈粉的忠实粉丝,更有不少为放假孩子 “找点乐子” 的家长。但对于影片监制兼艺术总监陈廖宇、导演兼编剧於水而言,即便选择暑期档上映,目标始终与出圈短片《中国奇谭之小妖怪的夏天》一致 —— 打动更多年龄层的观众。如今上映 17 天破 10 亿票房、近 20% 排片占比的亮眼数据,已然证明四个走出浪浪山的小妖怪,成功收割了不同年龄层观众的心。
         全民化的故事内核,是小妖怪们赢得市场的关键一步。《浪浪山小妖怪》以家喻户晓的《西游记》为背景,讲述无名小猪妖、蛤蟆精、黄鼠狼精和猩猩怪假扮唐僧师徒取经的故事。《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 IP,早已深深烙印在几代人的记忆中,这种文化基因的共通性让观众天然产生亲切感。无论是看着《西游记》电视剧长大的 70 后、80 后,还是通过动画、绘本接触故事的 90 后、00 后,甚至是刚开始了解传统文化的孩童,都能快速进入影片构建的世界观,这种无需额外铺垫的认知基础,为影片赢得了最广泛的观众基数。
         更巧妙的是,影片采用新鲜的讲述视角,让经典故事焕发新生。在传统《西游记》叙事中,焦点多集中在唐僧师徒等主角身上,而《浪浪山小妖怪》却将镜头对准了无名小妖群体。这些曾经在原著中一笔带过的 “背景板”,在影片中成为有血有肉的主角:小猪妖的迷茫与坚持、蛤蟆精的憨厚与仗义、黄鼠狼精的机灵与狡黠、猩猩怪的勇猛与温柔,每个角色都承载着普通人的情感与梦想。这种 “小人物视角” 让故事充满代入感,观众能从妖怪们的冒险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 为目标拼搏的执着、面对困境的挣扎、团队协作的温暖,这些普世情感跨越年龄与身份,引发全年龄段观众的共鸣。
         对于家长群体而言,影片不仅是给孩子的娱乐选择,更藏着成年人的情感密码。当家长们看着小妖怪们为 “走出浪浪山” 而努力时,难免联想到自己为生活奔波的日常;妖怪们在团队中从矛盾到默契的转变,也让为人父母者感受到友情与成长的力量。而孩子们则被奇幻的冒险情节、可爱的角色形象所吸引,在欢笑中接触传统文化。这种 “全家欢” 却不低幼的叙事策略,让影片实现了 “孩子看得开心,大人看得走心” 的效果。
/ 下一篇文章: /

《生万物》收视率破 3.5 高开疯走,年代群像燃哭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