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电影
《731》争议:从改名风波到发布会争议
近日,有关电影《731》的一系列争议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讨论。其中,影片原名《生化启示录》的爆料,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千层浪。
据网友爆料,《731》最初的剧本底色竟与热门剧集《鱿鱼游戏》有着相似之处。故事围绕生活落魄的小人物王永章展开,他被邪恶大公司骗去参加一场关乎人体实验的 “游戏”,历经磨难最终存活。这样的设定,在影视题材中本有一定吸引力,但在两年主旋律题材爆火的浪潮下,导演赵林山将题材转向了严肃的历史领域 —— 侵华日军 731 部队的暴行。而 “生化启示录” 这个原名,此前也确实出现在相关海报上,并非空穴来风。

对于改名原因,也存在不同说法。有回应称是因为有历史学者指出,《生化启示录》这个名字太像游戏,会冲淡 731 部队犯下的血债。从这个角度看,改名似乎是出于对历史严肃性的考量。可问题在于,影片在内容呈现上是否真正做到了尊重历史、还原历史,让观众感受到那段沉重历史的分量,才是关键所在。目前官方尚未对此给出明确解释,但争议已然产生,这无疑反映出影片在内容把控上存在欠缺,未能让广大观众感受到导演对待这段历史应有的诚意。
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在 2020 年《731》的发布会现场,主演们竟身着鬼子的生化服和防毒面具上台。这一行为瞬间引发轩然大波。要知道,731 部队在侵华战争期间,利用这些生化装备对无数无辜百姓进行了惨无人道的细菌实验、活体解剖等暴行,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法磨灭的伤痛。主演们的这一着装选择,无论出于何种初衷,都是对历史的不尊重,对受害者及其家属情感的严重伤害。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舞台着装失误,更是对民族情感底线的触碰。

731 部队的罪行铁证如山,是中华民族历史记忆中最黑暗、最惨痛的一页。将这段历史搬上银幕,本应是一次庄重的历史回溯与警示传承。观众期待看到的是一部真实、深刻,能让人们铭记历史、珍视和平的作品。但当下围绕《731》的这些争议,如改名风波、发布会不当行为等,都让人们对影片质量产生了质疑。希望片方与主创团队能够正视这些争议,以更严谨的态度对待历史题材创作,在后续宣传与影片呈现中,给观众、给历史一个满意的交代。
/
没有下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