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电影

《731》:以小见大的失焦与历史严谨性的缺失


在历史题材影视创作中,“以小见大” 是国产电影常用的叙事策略。通过小人物的命运轨迹折射宏大历史背景,能让观众更易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更深刻地感知历史的厚重与残酷。《731》选择以王永章(姜武饰)这一小人物为视角,讲述其被抓入 731 部队秘密实验基地后的遭遇,本应是一次极具潜力的创作尝试 —— 透过他的眼睛,观众可直观见证日军的暴行,借由他试图逃跑却失败的挣扎,展现个体在极端环境下的渺小与抗争,进而引发对这段黑暗历史的反思。这种叙事手法若运用得当,能让历史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记载,而是可感可知的鲜活故事。
然而,历史片的核心生命力在于对历史真实性与情节逻辑性的坚守。一旦脱离这一根本,再精巧的叙事框架也会失去支撑,最终沦为缺乏观看意义的空洞作品。《731》恰恰在这一关键环节出现了严重偏差,影片中诸多情节处处透着不合理,不仅削弱了历史的严肃性,更让观众难以代入剧情,甚至对历史事实产生误解。
其中,王永章因反抗日军被女军官带入实验室 “亲眼见证折磨过程” 的情节,堪称整部影片逻辑漏洞的典型代表。首先,从日军 731 部队的运作机制来看,保密是其核心原则。作为实施细菌战、进行人体实验的秘密基地,731 部队对实验内容、场所及人员管控极为严苛,从基地选址的隐蔽性到内部人员的层级权限,每一处设计都以 “严防信息泄露” 为目标。日军深知,一旦被关押者知晓实验的残酷真相,极易引发恐慌性暴动,不仅会破坏实验进程,更可能导致基地秘密暴露。在这种背景下,允许一名反抗者进入核心实验区域,本身就与日军 “保密防暴” 的根本诉求完全相悖,违背了基本的历史逻辑。
其次,从女军官的行为动机与权限来看,这一情节同样站不住脚。一方面,731 部队内部等级森严,实验区域作为核心机密地带,必然只有少数高层科研人员或指挥官拥有进入权限,一名女军官是否具备 “带人进入实验室” 的权力,本身就存在极大疑问。另一方面,即便抛开权限问题,其行为动机也毫无合理性可言。若为 “威慑” 其他被关押者,完全可采用更直接、更不易暴露实验秘密的方式,而非冒险将反抗者带入核心区域;若为 “炫耀” 或 “惩罚”,则更是脱离了日军严谨、冷酷的行事风格,将历史反派脸谱化、情绪化,失去了对历史罪恶的客观呈现。
历史片的创作,既是对历史的回望与纪念,也是对观众的引导与教育。“以小见大” 的前提是 “小” 符合历史逻辑,“大” 不偏离历史本质。《731》本可借助王永章的视角,让观众深刻铭记 731 部队的罪行,却因情节设计的不合理,让影片的历史价值大打折扣。这也提醒着所有历史题材创作者:唯有坚守真实性与逻辑性,才能让作品真正承载起历史的重量,传递出正确的历史观。
/ 下一篇文章: /

《芬芳喜事》选角之妙:李嘉琦,最懂小人物的女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