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电影

国庆档票房冷思考:《志愿军 3》《风林火山》阵容亮眼为何遇冷


今年国庆档的票房战场,除了预售榜前三的激烈角逐,《志愿军:浴血和平》(下称《志愿军 3》)与《风林火山》这两部阵容强劲的影片,却意外陷入了 “叫好不叫座” 的困境,成为档期内最引人热议的 “反差样本”。一边是星光熠熠的主创班底,一边是不及预期的票房数据,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观众审美口味的转变,更是市场对内容内核的重新审视。
作为国庆档的 “常客”,陈凯歌执导的《志愿军 3》从筹备之初就自带高关注度。影片延续了 “志愿军系列” 的宏大叙事,聚焦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关键战役,张译、吴京、朱亚文等实力派演员的加盟,更是让观众对其抱有 “品质保障” 的期待。从数据来看,院线对这部影片也给予了极大支持 —— 首日预排片占比高达 46.7%,几乎占据了国庆档排片资源的半壁江山,这般 “优待” 在历年国庆档中都实属罕见。
然而,高排片并未转化为高票房。截至预售阶段,《志愿军 3》的预售票房仅 113 万,与同期其他头部影片差距明显,这样的成绩与影片的阵容体量、排片资源严重不符。观众不买账的原因,在社交平台的讨论中逐渐清晰:不少观众指出,相较于前作《长津湖》系列对群像的细腻刻画,《志愿军 3》的叙事重心明显向陈飞宇饰演的孙醒倾斜。尽管从演员表来看,陈飞宇并非明确标注的 “男一号”,但影片中孙醒的戏份却远超其他角色,甚至出现了 “其他角色可以牺牲,唯独孙醒如战神般打不死” 的情节设定,这种过度突出的 “主角光环”,让许多观众感到出戏。
要知道,“志愿军系列” 的核心魅力,本在于展现战争年代里普通战士的家国情怀与牺牲精神,前作中无论是伍千里、伍万里的兄弟情,还是雷公的悲壮牺牲,都因贴近真实人性而打动观众。而《志愿军 3》中,孙醒的角色塑造却陷入了 “悬浮” 的误区 —— 从战场突围到执行关键任务,几乎所有高光时刻都围绕其展开,其他角色沦为陪衬,这种 “强捧” 痕迹过重的叙事方式,不仅削弱了战争片应有的厚重感,更让观众质疑影片是否偏离了 “致敬英雄” 的初衷,转而成为 “个人秀场”。此前陈凯歌凭借《我和我的祖国》三部曲、《长津湖》系列积累的口碑,也在观众的不满声中受到了一定影响。
同样面临票房困境的还有《风林火山》。这部集结了梁家辉、古天乐、刘青云、金城武四位影帝的犯罪动作片,从阵容来看堪称 “天花板级别”,影片围绕 “毒品交易引发的警匪博弈” 展开,暗黑冷峻的风格本有望在国庆档形成差异化竞争。然而,截至目前,影片的票房表现同样不尽如人意,甚至未能进入预售榜前列。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国庆档观众更倾向于选择主旋律、合家欢类型的影片,犯罪题材的受众群体相对狭窄;另一方面,影片前期宣传聚焦于演员阵容,对剧情内核的挖掘不足,导致观众对影片的故事吸引力缺乏感知,难以产生购票冲动。
从《志愿军 3》的 “高排片低票房”,到《风林火山》的 “强阵容遇冷”,今年国庆档的这两部影片,给电影市场敲响了一记警钟:无论是依托 IP 光环,还是依赖明星阵容,都无法成为票房的 “万能钥匙”。观众早已不再为 “表面热闹” 买单,而是更加看重影片的内容质量、情感共鸣与价值表达。对于《志愿军 3》而言,若想在后续的档期竞争中实现票房逆袭,或许需要重新审视叙事逻辑,回归战争片的本质;而《风林火山》则需通过口碑发酵,让更多观众看到影片在类型化创作上的突破。毕竟,在愈发理性的电影市场中,只有真正尊重观众、尊重内容的作品,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 下一篇文章: /

刘晓庆:用时光与伤痕铸就的敬业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