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娱乐FOCUS
谍战剧萎靡之际,《守护者们》以 “荒诞喜剧” 破局?
谍战剧,曾是国产剧市场的热门赛道,如今却陷入沉寂。近两年新剧大幅度减产,现存作品要么沦为流量明星的秀场,要么是粗制滥造的 “冷饭”,评分亮眼者寥寥 ——2023 年的《欢颜》与 2024 年的《追风者》,几乎是赛道中仅有的微光。
就连去年自带爆款潜质的《哈尔滨 1944》,集齐秦昊、杨幂、张子贤等实力派演员,最终评分却未达及格线。这让不少观众感叹:国产谍战剧真的萎靡了,恐怕难再重现《暗算》《潜伏》《红色》那样的高分经典。
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谍战想法”,即将于 9 月 23 日上星北京卫视的《守护者们》,就抛出了颠覆性创新 —— 融合 “荒诞喜剧” 元素,走了一条极不 “正经” 的路线。
这部剧的故事设定本就充满 “短剧化” 色彩:时间线锁定 1939 年上海沦陷期,日军计划开发致命密码武器 “铁幕系统”,而研制者竟是盲眼密码专家李约瑟。男主之一的军统特工顾仰山,与李约瑟是牛津校友,任务是逼迫对方放弃为日军效力。胆小怕死的李约瑟为保命,找了龙套演员丁一当替身;顾仰山发现真相后,为推进任务,不得不继续雇佣丁一扮演李约瑟。

单看剧情简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 2022 年的喜剧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静》,荒诞感扑面而来。而 9 月 16 日释出的 “好戏开场” 版预告片,更坐实了这种喜剧风格:情报员顾仰山、龙套演员丁一、盲眼专家李约瑟挤在同一个大木柜里,顾仰山劝说李约瑟 “弃暗投明”,丁一则像墙头草般附和 “大哥多敞亮”;上海情报局讨论 “替身计划” 时,直言 “失败也不过损失一名龙套演员”;毫不知情的丁一还在卖力推销自己 “过目不忘”,最终被顾仰山赋予 “饰演李约瑟” 的 “主角机会”。
显然,《守护者们》没有延续老派谍战剧的悬疑底色,反而偏向轻松喜剧,与《暗算》《风筝》《潜伏》的经典模子截然不同。对偏爱 “敌明我暗、迷雾重重、每集有钩子” 的观众而言,这种风格或许难以接受;但不可否认,在当下难出高张力、强逻辑经典谍战剧的市场环境中,“创新” 已是青春派谍战剧的核心竞争力。
《守护者们》的创新逻辑很清晰:既保留谍战剧的基本盘(特工任务、密码武器、时代背景),又用喜剧元素迎合年轻观众。但这种融合也暗藏风险 —— 经典谍战剧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源于剧情张力。比如《潜伏》中,刺杀李海丰、翠平被绑架、余则成面对左蓝死亡的桥段,都是将剧情推向高潮的名场面,每一处都让观众心悬一线。
而《守护者们》的 “轻喜剧” 风格,与谍战剧所需的 “剧情张力” 本身就是一组悖论:喜剧的轻松感可能消解谍战的紧张感,若导演与编剧功力不足,很难平衡二者关系,最终可能丢失偏爱传统谍战剧的观众。

演员阵容也难给人十足信心。主演张一山在剧中分饰李约瑟与丁一两角,虽从外形上做了区分 —— 李约瑟长发邋遢,丁一干净清爽,但角色层次感薄弱,“双重危机” 的戏剧冲突未能凸显,不少观众直言 “张一山的演技仍需精进”。
目前正片尚未播出,《守护者们》的市场效果难以预判。但它的出现,至少为萎靡的谍战剧赛道提供了一种新可能:当传统模式走不通时,打破边界的创新或许能开辟新路径 —— 只是这条路,能否走得通,还需等待观众的最终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