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电影

《盲女与花猫》 杀青,藏地救赎故事引期待


         近日,由田壮壮监制、蒲巴自编自导的电影《盲女与花猫》正式官宣杀青,同步释出的概念海报瞬间引发业界热议。海报中,张天爱饰演的藏族盲女白玛身披红色袈裟,半张脸隐匿于黑暗,唯有一缕微光勾勒出坚定的嘴角,袈裟的褶皱间仿佛藏着跨越视觉的宿命羁绊,与片名中的 “花猫” 意象共同埋下叙事伏笔。这部聚焦藏地人文与心灵救赎的作品,终于在三个月高原拍摄后揭开神秘面纱。

         此次张天爱的角色突破堪称颠覆性。从《太子妃升职记》的明艳张扬到白玛的沉静内敛,她不仅首次挑战盲人群体,更全程以藏族造型出镜:粗粝的藏袍缀着绿松石发辫,高原日光在脸颊留下天然红晕,素颜状态下的眼神虽失焦却透着敏锐的生命力。为贴近角色,她提前数月钻研盲人行动逻辑 —— 指尖探路时的细微颤抖,聆听声响时不自觉侧倾的脖颈,甚至向当地盲人拜师学习捻唐卡线的手艺,将 “目盲心明” 的特质融入每一个肢体细节。导演蒲巴透露,张天爱在缺氧的高原片场始终保持角色状态,这种敬畏心让白玛超越了表演本身,成为对藏族女性韧性的真诚致敬。

         影片的叙事内核藏着深刻的哲学思考。故事围绕盲女白玛与唐卡画僧桑布(更旦 饰)的相遇展开:多年后被接回家的白玛,恰逢因创作瓶颈迷失初心的桑布绘制 “极乐世界” 唐卡。有趣的是,视力健全的画师陷入艺术黑暗,而盲女却能凭借听觉与触觉 “看见” 世界本质,这种反差恰似对 “真正的光明源于心灵” 的藏地哲思的诠释。监制田壮壮特别强调,影片并非聚焦残疾与健全的对立,而是通过两人的相互救赎,探讨每个人如何直面内心的 “黑暗地带”。片名中的 “花猫” 既是白玛的导盲伙伴,更隐喻她如暗夜灵猫般顽强的生命张力。

         创作团队对细节的苛求让藏地文化成为隐形主角。为还原真实性,剧组深入藏族地区实地拍摄,克服高原反应等重重困难,还邀请多位文化专家全程把关:从藏袍的纹样规制到唐卡的绘制工序,从日常礼仪到语言习惯,每一处都力求精准。当地民众的热情参与更赋予影片烟火气 —— 藏族同胞不仅提供生活协助,更本色出演群像角色,他们的淳朴与虔诚为故事注入了不可复制的生命力。据悉,后期制作将由国际团队操刀,力求以视听语言传递唐卡艺术与藏地风光的震撼之美。

         目前影片已进入后期制作阶段,预计明年上半年完成并有望冲击国际电影节。当红色袈裟在海报上铺展成希望的轨迹,当盲女的指尖触摸到唐卡的色彩,《盲女与花猫》或许正准备用一段跨越视觉的救赎之旅,让世界看见藏地文化的深邃与人性的微光。

/ 下一篇文章: /

《昨日青春》引进,空音央用影像对话社会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