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娱乐看点

包上恩私物遭司机售卖:手写道歉难掩隐私保护漏洞


         10 月 31 日,演员包上恩工作室的一则声明揭开了演艺圈幕后的隐私危机:剧组转场期间,其私人财物被承运司机私自扣留,含贴身衣物、袜子在内的私密物品竟被偷拍至社交平台公开售卖。尽管涉事司机已提交手写道歉信、归还物品并赔偿损失,却仍难平舆论对艺人隐私保护的热议。

         事件的恶劣性远超普通财物侵占。据工作室披露,被扣留的物品不仅有剧组拍摄道具和粉丝心意礼物,更包含大量贴身私密物件。司机将这些物品拍照展示并标价售卖的行为,不仅侵犯了包上恩的财产所有权,更构成对其隐私权与人格尊严的双重践踏。网友直言此类行为 “已突破道德底线”,纷纷质疑其背后的变态心理与对他人隐私的漠视。

         从法律层面看,司机的行为已涉嫌多重违法。根据《民法典》第 207 条规定,私人物权受法律平等保护,其私自扣留物品的行为已构成物权侵害。若被侵占物品总价值达到 1 万元以上,更可能符合《刑法》中侵占罪 “数额较大” 的立案标准,面临二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尽管司机已主动退赔,但不少法律人士指出,其偷拍售卖行为还可能涉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并非一封道歉信就能完全消解法律责任。

         事件暴露出的行业漏洞更值得警惕。临时雇佣的司机能轻易接触并扣留艺人核心私物,反映出剧组在人员审核与物品管理上的严重缺位。业内人士指出,多数剧组转场时依赖外包运力,却缺乏对临时人员的背景调查,物品转运也常无专人全程监督,给别有用心者可乘之机。包上恩团队虽已将涉事司机永久拉黑,并处罚了内部失职人员,但行业普遍存在的管理粗放问题仍未解决。

         手写道歉信或许能给艺人带来些许慰藉,却难以填补隐私保护的制度缺口。从私生饭围堵到工作人员泄密,艺人隐私边界屡屡被突破的背后,是行业安全机制的滞后。此次事件应成为行业整改的契机:一方面需建立临时从业人员背调体系,另一方面要完善物品转运的全流程监管。唯有如此,才能让 “贴身物品被售卖” 的荒诞剧不再重演,让艺人与普通人的隐私都能得到坚实保障。

/ 下一篇文章: /

《向往的生活》舞剧来袭!《彭彭梦狗》复刻蘑菇屋 “人犬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