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电影

女性题材遇挫:《下一个台风》的票房寒冬与市场启示


         当《志愿军:浴血和平》以 6 亿票房稳坐市场高地时,另一部阵容亮眼的电影正遭遇票房寒冬。李玉执导,张子枫、张伟丽、李心洁、姚晨主演的《下一个台风》公映五日,累计票房仅约 400 万,排片占比与票房占比的严重 “倒挂”,让这部聚焦女性创伤与互助的作品陷入舆论漩涡。这场戏里戏外的 “台风”,折射出中国电影市场的复杂生态。

         影片的票房困局,首先源于题材与市场需求的错位。作为一部讲述性侵受害者与失语女孩相互救赎的作品,其沉重的现实主题与国庆档后观众寻求放松的观影心理形成鲜明反差。更关键的是,片方在宣传中对核心剧情遮遮掩掩,定档预告片未能清晰传递故事脉络,让普通观众难以建立观影兴趣。这种 “题材硬、表达晦” 的组合,使得影片难以突破文艺片的受众圈层。

         舆论风波的叠加打击,让影片未映先衰。监制方励被卷入艺人坠楼事件的谣言,尽管警方早已澄清,但大规模抵制仍随之而来。雪上加霜的是,此前首映礼邀请真实受害者站台的操作,被质疑 “消费苦难”,引发观众反感。双重负面舆情下,影院用排片投票,影片排片从首日 14.7% 暴跌至 1.5%,上座率不足 5%,沦为 “占厅的蚊子片”。

         值得深思的是,影片自身的艺术表达与市场接受度存在断层。从创作本身看,影片不乏亮点:张伟丽以仅三字台词的表演诠释失语女孩,用捶胸顿足的无声痛哭展现极强感染力;导演通过台风、独眼绷带等意象,细腻呈现创伤疗愈的心理过程。但非线性叙事与缓慢节奏,与当下观众青睐的强冲突商业片审美相悖,而将社会议题直接抛给观众的 “布道式” 表达,也消解了共情基础。

         这场票房失利更像一面镜子,照见女性题材电影的生存困境。当《你好,李焕英》《消失的她》以 “先爽后思” 的模式成功破圈,《下一个台风》的遭遇证明:脱离故事载体的议题表达难以打动市场,而缺乏分级制度的市场环境,更让敏感题材如履薄冰。或许正如影片中 “台风眼里藏平静” 的隐喻,在票房的风暴过后,如何平衡艺术表达与市场需求,才是留给创作者的真正命题。

/ 下一篇文章: /

从戏内到戏外,窦靖童宋妍霏两年情深,牵手遛狗画面暖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