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娱乐看点

东京电影节落选风波:白百何的隐晦表态撕开内娱哪些痛点?


         第 38 届东京国际电影节的落幕,并未随奖项归属尘埃落定。华语片《春树》主演王传君斩获最佳男主角的荣光,反倒因同片女主白百何的落选,演变成一场关于公平与规则的舆论风暴。而白百何那句耐人寻味的 “还能这么操作…”,恰似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内娱对评奖机制的深层追问。

         这场风波的伏笔早已埋下。作为影片绝对核心,白百何以 70% 的戏份撑起《春树》叙事主线,该片入围主竞赛单元时,她被视作影后热门人选,甚至有媒体提前放出获奖预测。反观王传君,网传戏份仅 40 分钟,更偏向功能性配角。这种悬殊配置,让公众默认白百何的获奖概率远超同组男演员。

         打破预期的不仅是落选结果,更是颁奖礼前的微妙信号。11 月 3 日,本应在东京参与电影节活动的白百何,却在河北 IP 地址下发布微博,“还能这么操作…” 的文字搭配捂眼、捂耳、捂嘴的表情包,瞬间引发联想。更有网传截图显示,她朋友圈同步更新 “得鱼忘筌” 四字与 “过河拆桥” 漫画,被解读为暗指评奖存在猫腻,或是片方违背 “以她为中心运作奖项” 的约定。随后她携子提前回国缺席闭幕式,机场憔悴神态更让争议升温。

         评委的回应未能平息波澜。桂纶镁在记者会上解释,影后由日本演员福地桃子与河濑直美共享,因二人表演产生 “1+1>2 的化学反应”,而王传君获奖是因其 “内敛细腻的演技说服评委”,强调评选基于专业而非戏份。另一位华人评委文晏则辟谣 “资本施压” 传言,直言 “不认识白百何”,评选全凭作品实力。但这些说法未能说服支持者,他们拿出投资协议条款与戏份数据,质疑 “沪圈资本为捧男主牺牲女主”。

         争议早已超越奖项本身。支持者视白百何的表态为 “内娱活人” 的直率,敢于揭露资源分配不公;反对者则批评其 “引导舆论审判”,有失风度。而这场博弈的本质,是演员对职业尊严的捍卫 —— 作为曾创 24 亿票房的 “小妞电影女王”,白百何将《春树》视作复出翻身仗,却遭遇规则被改写的无奈。

         当 “还能这么操作” 的疑问消散在舆论场,留下的是更沉重的行业命题:当资本可以左右申报资格,当戏份多少与演技高低被强行绑定,国际电影节的专业标尺究竟该如何安放?白百何的那句暗讽,或许正是所有被规则推着走的从业者,藏在心底的共同困惑。

/ 下一篇文章: /

九年婚姻如初见!舒淇冯德伦:白发添韵味,爱意从未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