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港台新闻
两岸文旅融合升温:台胞镜头里的云南山海情
“大理的风花雪月,和台湾的日月潭一样动人。”在抖音上拥有50万粉丝的台湾博主林欣怡,最近发布的“滇台风光对比”系列视频引发热议。视频里,她用镜头串联起阿里山的云海与玉龙雪山的冰川,台北士林夜市的烟火与昆明斗南花市的绚烂,短短两周播放量突破2000万。随着两岸文旅交流不断深化,越来越多台湾同胞像林欣怡这样,成为两岸风景的“摆渡人”,让山海相连的情谊愈发浓厚。
林欣怡的文旅之路始于一次偶然的云南旅居。2023年,她为拍摄非遗题材来到丽江,被纳西族的东巴文化与雪山草原的壮美深深吸引。“原本计划停留一周,结果住了三个月还舍不得走。”她发现,很多台湾同胞对云南的印象还停留在“彩云之南”的笼统概念里,却不了解这里有25个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有从热带雨林到高原湖泊的多样地貌。于是,她决定用短视频打破信息壁垒,“让更多台湾朋友看到大陆西南的魅力”。
她的视频充满烟火气:在西双版纳跟着傣族同胞学跳孔雀舞,在普洱的古茶林里体验采茶制茶,在香格里拉和藏族牧民一起烤松茸。最受欢迎的一条视频,记录了她带着台湾父母重走滇缅公路的旅程,从昆明到保山,沿途的历史遗迹与今日发展让父母感慨不已:“以前只在课本里读到,现在亲眼看到大陆的发展,太震撼了。”这条视频不仅在两岸社交平台刷屏,还被云南文旅部门转发,邀请她担任“两岸文旅交流大使”。
文旅融合的升温,催生了更多跨海峡合作项目。今年9月,云南首部两岸花卉文旅微短剧《山海心语花香两岸》正式杀青,台商郑威仁担任制片人,台湾演员与云南本土团队携手,以蝴蝶兰种植为背景,讲述两岸青年的创业爱情故事。“我们在斗南花市取景时,每天都有台湾游客认出剧组,主动要求客串群演。”郑威仁说,拍摄过程中,台胞对云南花卉产业的规模感到惊叹,更对两岸青年的合作充满期待。目前,已有三家台湾旅行社与剧组达成合作,计划推出“微短剧取景地打卡路线”。
中秋期间举办的“民歌大观”云南·台湾音乐分享会,更是将文旅交流推向高潮。来自台湾的歌手周传雄与云南本土歌唱家联袂演出,把《月光小夜曲》与云南民歌《小河淌水》串联演绎,台下两岸观众共同合唱,掌声经久不息。担任主持人的郑威仁动情地说:“音乐和风景一样,都是无国界的语言,能让两岸的心贴得更近。”活动结束后,不少台湾观众当即报名参加云南深度游,他们说:“歌声里的云南太迷人,一定要亲自来看一看。”
文旅交流的热络,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昆明斗南花市专门设立“台湾花卉展销区”,来自台南的蝴蝶兰与云南的玫瑰、百合同台竞技,吸引众多游客采购;大理古城里,台湾商人开设的“滇台融合餐厅”生意火爆,台式三杯鸡与云南汽锅鸡成为招牌组合;丽江的民宿业中,台胞经营的特色民宿占比已达15%,他们将台湾的服务理念与当地文化结合,推出“纳西家访+台湾茶艺体验”等特色项目,深受游客青睐。
数据显示,2025年1-10月,来滇旅游的台湾游客突破80万人次,同比增长67%;云南赴台旅游人数也同步提升,两岸文旅交流呈现双向热络态势。云南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推出“两岸文旅创业扶持计划”,为台湾青年在滇从事文旅行业提供资金与场地支持。就像林欣怡在视频里说的:“山连着山,海连着海,两岸的风景,本就该一起欣赏。”在文旅融合的浪潮中,这份跨越海峡的山海情正愈发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