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娱乐看点

告别 “电动座椅” 谣言!阿珍离世,真凶是剧院大型设备


         一则“电动座椅夺命”的消息,让独立摇滚乐队“普通摇滚乐队”主唱阿珍的离世,在短短几天内历经真相与误读的波折。当公众的目光从车企责任转向演出场馆安全,这场悲剧留下的不仅是音乐界的惋惜,更有对公共场所设备管理的沉重拷问。

         11月12日,“普通摇滚乐队”的讣告打破了乐迷的平静:核心成员解惠钧(艺名“阿珍”)于11月10日凌晨,经十余小时抢救无效离世,死因是11月9日工作中遭“电动座椅架”挤压,导致肋骨断裂引发肺部损伤。讣告中“电动座椅架”五个字,被部分网友主观解读为“汽车电动座椅”,一时间关于车企产品缺陷的猜测在社交平台蔓延,相关话题迅速发酵。

         面对愈演愈烈的误读,乐队于13日晚紧急发布澄清公告,明确“并不是汽车电动座椅,是剧院的大型座椅”,恳请公众勿信谣传谣。这一回应终于厘清了关键事实:事发地为浙江嘉兴536艺术空间,阿珍在调试场馆内大型电动座椅时,设备突发机械故障移位,猛烈挤压其胸腔酿成惨剧。事发后,该场馆承认事故发生,称已与家属协商并将事件定性为“意外”,但对设备故障原因及责任划分始终语焉不详。

         作为创作十余首热门作品的音乐才女,阿珍的离去让摇滚圈陷入悲痛。她的朋友在社交平台发声,呼吁场馆给出“合理的解释”,道出了公众的核心诉求——一场夺走生命的“意外”,不能仅凭私下协商就画上句号。据医学常识,肋骨骨折若伤及肺部,黄金抢救时间至关重要,而设备为何突发故障、现场是否有安全操作规范,这些细节的缺失让悲剧更显沉重。

         令人揪心的是,阿珍的悲剧并非个例。就在一个月前,KISS乐队创始成员Ace Frehley也因意外受伤离世,接连的悲剧暴露了音乐人工作场景中被忽视的安全隐患。独立乐队常需在各类演出场馆辗转,设备维护、操作培训的缺位,让排练室、勘景现场成为安全盲区。

         误会虽已澄清,但事件留下的安全警示远未结束。嘉兴536艺术空间的“意外”定性,难以掩盖设备管理的漏洞;有关部门的上门调查,更应聚焦于设备检修记录、安全管理流程等核心问题。对于音乐行业而言,建立演出场地安全评估机制、设备定期检修制度已是当务之急。

         阿珍未完成的旋律,成为留给世界的绝响。这场悲剧让我们看清,比设备故障更可怕的是安全意识的缺位。唯有让每一台公共场所的大型设备都有“安全档案”,让每一处工作场景都有规范可循,才能避免“用生命追梦”的遗憾再次上演。

/ 下一篇文章: /

繁花纹章遇格纹,宋茜演绎华丽与娴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