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最新综艺
评分暴跌2分?《喜人奇妙夜2》的困境与观众的爱之深责之切
当《技能五子棋》里“职场内卷”的梗让观众会心一笑时,弹幕里却夹杂着“全靠这一个撑场面”的叹息——脱胎于《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喜人奇妙夜2》,在2025年的综艺市场遭遇了“滑铁卢”。这档曾以8.6分豆瓣高分成为喜剧标杆的节目,第二季评分骤降至6.6分,“不好笑”“煽情过头”的评价刷屏社交平台,但与此同时,#喜人奇妙夜还能有下一季吗#的话题仍冲上热搜,藏在争议背后的,是观众对优质喜剧的深切期待。
对比第一季的惊艳,《喜人奇妙夜2》的问题早已浮出水面。最直观的变化是作品形态的“膨胀”:曾经蒋龙张弛《这个杀手不大冷》那样的双人小剧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十几人同台的群演大戏;土豆吕严“无厘头脑洞”式的精巧结构越来越少,“喊出来的喜剧”成了主流——演员们在台上声嘶力竭地抛梗,结尾必用一段抒情升华主题,却让笑点被强行煽情稀释。有观众精准吐槽:“前半段强行挠痒,后半段强行戳心,比上班还累。”
赛制的革新成了一把双刃剑。为了强化团队协作属性,本季推出“团战积分制”,但这一设定反而加剧了创作的同质化。选手们为了不拖累团队,不敢尝试风险高的实验性喜剧,纷纷选择“安全牌”:要么堆砌行业内部梗,让普通观众摸不着头脑;要么走“喜头悲尾”的套路,用亲情、友情主题强行拉共情。土豆在备赛vlog里的焦虑发言道出了行业困境:“连续录了三年节目,生活素材早被掏空,现在写本比破案还难。”
即便如此,节目仍未丢掉喜剧人的初心,零星涌现的佳作证明了优质内容的生命力。《韩熙载夜宴图》将古画故事与现代职场压力结合,演员用默剧式的表演再现“职场人假装忙碌”的名场面,既保留了文化底蕴,又戳中当代人痛点,单条片段在抖音播放量破5000万;《技能五子棋》则以职场技能比拼为载体,用“PPT大神vsExcel高手”的荒诞对决,辛辣讽刺了“技能内卷”现象,其中“我会做表,但我不会生活”的台词,成为打工人的年度共鸣金句。
观众的复杂态度,本质是“爱之深责之切”的期许。在吐槽声中,仍有无数网友翻出第一季的经典片段怀旧,有人留言:“我们骂它,是因为它曾经做到过最好,我们不想看着它沦为平庸。”这种期待并非无理取闹——《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系列曾打破“喜剧就是段子堆砌”的偏见,让观众看到喜剧可以有深度、有温度,甚至能成为社会情绪的出口。如今的争议,更像是观众对喜剧综艺“不要倒退”的集体呼吁。
节目走到十字路口,破局之路或许藏在“回归”二字里。让喜剧人暂时脱离比赛高压,回到生活中积累素材;革新赛制鼓励多元表达,而非用积分捆绑创作自由;减少刻意煽情,让笑点回归喜剧本身——这些或许都是《喜人奇妙夜》重获新生的关键。正如节目总导演在收官直播中所说:“观众的批评是最好的剧本。”若能正视问题,这档曾经的喜剧标杆,未必没有逆风翻盘的可能。毕竟,观众从未真正放弃它,只是在等待它找回初心。